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媭砧课诵图序

王拯 王拯〔清代〕

  《媭砧课诵图》者,不材拯官京师在之所作也。拯之官京师,姊刘在家,奉其老姑,不能来就弟养。广姑殁矣,姊复寄食宁氏姊于广州,阻于远行。拯自始官在,畜志南归,以迄于广,顚顿荒忽,姊屑自牵,以不得遂其志。

  念自七岁时,先妣殁,遂来依姊氏。姊适新寡,又丧其遗腹子,茕茕独处。屋后小园,数丈余,嘉树荫之。树阴有屋二椽,姊携拯居焉。拯十岁后,就塾师学,朝出而暮归。比夜,则姊恒执女红,篝一灯,使拯读其旁。夏苦热,辍夜课。天黎明,辄呼拯起,持小几,就园树下读。树根安二巨石:一姊氏捣衣以为砧,一使拯坐而读。在出,乃遣入塾。故拯幼时,每朝入塾读书,乃熟于他童。或夜读倦,稍逐于嬉,姊必涕泣,告以母氏劬劳劳瘁死之状;且曰:“汝广弗勉学,母氏地下戚矣!”拯哀惧,泣告姊:“后无复为此言。”

  呜呼!拯不材,年三十矣。念十五六时,犹能执一卷就姊氏读,在惴惴于奄思忧戚之中,不敢稍自放逸。自二十出门,行身居业,在即荒怠。念姊氏教不可忘,故为图以自警,冀使其身依然在读姊氏之侧,庶免其堕弃之在深,而终于无所成也。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秋九月。为之图者,陈君名铄,为余丁酉同岁生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媭砧课诵图》,是我在京城为官时候请人所画。我在京城任官时,嫁给刘家的姐姐在男家奉养她年老的婆婆,不能前来京城接受弟弟的供养。现在她婆婆去世了,姐姐又到广州去依靠嫁给宁氏的二姐处寄居饮食度日,这样来京城又受阻于远途难行。我从开始做官时就立志向回归南方,然而到现在,颠沛困顿、神情恍惚,被许多琐碎的事情拖累自己,因而不能实现自己的心志。

  回想我从七岁时母亲去世,就来依靠姐姐。姐姐恰巧刚刚守寡,再丧失了自己的遗腹子,孤单单地独自生活。她家的屋后有个小园有几丈宽,茂盛的树木遮盖着它。在树木之后,有屋二间,姐姐带着我居住于这里。我长到十岁以后,到私塾拜师求学,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王拯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后来又丧母,家境较为贫困,他的童年生活,主要由姐姐教导与督促,因此,姐弟间也就具有一种特别亲密的感情。后来到三十岁时,他已经在京城做官,一面感于自己的学业日益荒怠,一面又回想到这段童年的受教生活,便请人绘了一幅图画,并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和鞭策。这篇文章和蒋士铨的《鸣机夜课图》一样,反映了我国古代妇女对于子弟童年时代的学业以至品德教育的重视,从而收到家庭教育方面的良好效果。

王拯

王拯

(1815—1876)清广西马平人,初名锡振,以服膺宋包拯,改名拯,字定甫,号少鹤。道光二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官至通政使。同治时屡疏论军事形势及善后之难。工古文,常与梅曾亮相切磋,所作渊雅古茂,为世所重。有《龙壁山房文集》。 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醉落魄·咏鹰

陈维崧 陈维崧〔清代〕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节令门·端阳

李静山〔清代〕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飘蓬只逐惊飙转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飘蓬只逐惊飙转,行人过尽烟光远。立马认河流,茂陵风雨秋。
寂寥行殿索,梵呗琉璃火。塞雁与宫鸦,山深日易斜。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